当前位置:首页 > 经济 > 正文

全球快看点丨“淄味”出圈之后:差评出现,淄博烧烤能火多久?

潮新闻 记者 陶韬 徐雪纯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谁能想到,一串烧烤能‘撸’亮一座城?”

4月11日深夜,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孙小荣在朋友圈感叹。

这个春天,淄博烧烤彻底出了圈。粗粗一数,淄博烧烤至少4次登上热搜:从大学生“特种兵”组团坐高铁来吃,到淄博开出高铁烧烤专列,再到文旅局长登上高铁揽客“代言”、博主盛赞“淄博是个诚信之城”……这座谋求转型的工业城市初尝流量之甜,也看到更多经济增长的可能。

爆火一月,热度不减,客流量激增,此前没什么“旅游基因”的淄博能适应新节奏吗?除了烧烤IP,淄博文旅还能打出哪些牌,会否迅速过气?

“烤炉+小饼+蘸料”堪称烧烤灵魂“三件套”。

蜂拥而来的游客

开启“倍速”的烧烤店

“用饼包裹住肉串,超长的小葱蘸上烧烤酱,淄博‘烤肉的灵魂’就集齐了。”4月12日,抖音粉丝超过1700万的博主“B太”和潮新闻记者分享了上周的“淄博一日”:鲜羊肉一斤,烤牛肉10串,烤牛胸口肉10串,烤茄子5串,烤面筋3串,满满当当一盘,双手拿起来展示,都晃晃悠悠拿不稳。

最后,“B太”晒出消费时商家手写的菜单:“这么多串竟然加起来才140多块钱!”

价廉物美的淄博烧烤,让游客慕名而来。3月份以来,淄博当地“烧烤”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70%;“淄博烧烤”关键词全平台搜索量则同比增长超770%。作为宵夜首选,“烧烤”成为当地深夜订单量最高的品类,而20岁到30岁的年轻群体则是烧烤消费的主力军,占比超50%。

开门即满座,要像战士一样迎接全国人民对淄博烧烤的检验,绝不让顾客失望,是不少淄博烧烤店主的共识。4月11日下午5点,正味烧烤旗舰店店长小艾边接受采访,边指挥员工为翻桌的顾客安排座位。他回答问题的间隙,电话那边不时传来:

“问问排队的顾客需不需要喝水?”

“别忘了提醒现在等待时间会比较久!”

“现在不是说我们一家,而是整个淄博的烧烤店生意都特别好。每天下午4:30开始营业,基本上3:30就开始排队。”小艾向潮新闻记者介绍,店里迎来天南海北的食客,成了当地人接待外地朋友的据点。有人驱车数百公里,或乘坐高铁,从北京、天津、西安等专程前来。

小艾记得,发生改变的那天是3月4日,周六,客流量突然翻了至少一番。他和店员来不及思考,匆忙开启“倍速服务”。打烊时,他寻思着,这天生意奇好。没想到此后满座成了日常,“现在不分工作日、周末、节假日了,每天都是人特别多。”

在济南读大学的晨晨,提前体验了淄博烧烤。2月底,QQ群里有同学提议,去淄博吃烧烤吧,“一起迎接疫情后大学生活的新状态”。晨晨心动了,一搜车票,从学校乘火车最快只要22分钟,最便宜只要不到20元;再看看物价,人均80就称得上“高消费”。

那就去吧,支个小摊,炉子一摆,小饼一烤,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大学生对烧烤的向往。晨晨一行6人赶往淄博,一路上遇到不少同龄人,都是冲着便宜实惠来的。

得年轻人者得天下

天降流量后淄博双向奔赴

有关淄博烧烤的火爆程度,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:“山东的大学生,一拨在济南占山,一拨在青岛小麦岛蹦迪,一拨奔向淄博吃烧烤。”

淄博烧烤究竟是怎么火起来的?还要从这里成为山东省内大学生“特种兵式旅行”的目的地说起。所谓的“特种兵式旅游”,是大学生们利用周末,短时间、高效率逛景区,甚至牺牲睡觉时间,一分钟都不耽搁。

晨晨承认,这个做法一直都是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旅行方式。拍下淄博之行的Vlog和Plog后,出乎晨晨意料,平时只有不到十个人点赞,而那条朋友圈,询问的朋友超过30个,“种草”效果一流。

社交媒体上,像晨晨一样前往淄博体验又热爱分享“安利”的大学生越来越多。随后,营销号、媒体发现了这个消费新思路,本省大学生、外省大学生、网红博主、旅行达人……出圈之后,更多人开始打卡淄博。

千万粉丝抖音博主“B太”点赞淄博烧烤“真诚信”。

上周三,常带着电子秤“突击检查”市场称重情况,被誉为“打假卫士”的B太来到淄博有名的八大局市场。在市场上找了十多家店铺,买了小吃、肉、水果、点心,无一例外,分量分毫不差,无数人表示“被种草了”。

“没有一家缺斤少两,我都惊到了,连摆地摊卖地瓜的秤都是准的。”B太在电话中告诉潮新闻记者,山东淄博是一座让他不得不佩服的城市,也是自己“突击探营”三四十家市场以来遇到的唯一一家称重完全一致的市场。他说,诚信完全可以称为淄博的加分项。

看似天赐的流量之下,淄博不断双向奔赴,尤其注重招徕年轻人——

3月初,淄博官宣成立烧烤协会、发布淄博烧烤地图,为了方便外地大学生坐高铁来撸串,除了对途经烧烤店的常规线路进行重新摸排,主城区42条常规公交线路覆盖33家烧烤店,还专门新增了21条定制烧烤公交专线。

为了给年轻人留下更多好感,淄博提出全市38处青年驿站为符合条件的来淄求职、就业的青年学生提供每年3次、每次2晚的免费入住,来淄实习、游玩、访友的青年学生可享受每年4次、每次5天的半价入住。

3月31日,高铁“烧烤专列”开通。4月8日,在网友发布的视频中,淄博市文旅局局长带领淄博10个区县、功能区的文旅局长在列车上为乘客服务、发放伴手礼,有烧烤酱、苹果、山楂、扑克牌和各种各样的体验餐券。

在场大学生表示,“是的,这些‘小恩小惠’就是能吸引我们。”

网友记录下淄博烧烤店的火热场景。

有诚意的不只是政府。当地的一些烧烤店开始在社交媒体上直播,推广自家烧烤;不少市民也自发把周末的就餐位置让给远道而来的游客。

“我们出租车都有文件,不打表的、拒载的,只要被投诉立马停运,烧烤单位坑人骗人的、收费不合理的立马关门,领导说了,谁砸了我们的锅就砸谁的碗。”淄博的出租车司机如是说。一番朴实的话语,鲜活诠释“好客山东”。

在孙小荣看来,淄博烧烤圈粉成功有三大原因:第一,美食可以让消费者体验“在地文化(地域文化)”;第二,淄博烧烤的确吃法独特,将山东卷大饼、围炉煮茶和撸串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,有着很强烈的仪式感和场景感;第三,得年轻人者得天下,年轻的消费群体本身就会创造消费新潮流,引导生活新主张,加之社交媒体的传播,引发了“现象级”的关注。

负面评价初现

淄博还能打出哪些牌

热火朝天之外,问题也出现了。除了众口难调的“不如预期”的评价,消费者接踵而至,首先考验的就是店家的载客能力。博主B太也遭遇了人满为患的情况,对此他委婉表示“美中不足的是,店家应该热情一点,而不是让我们等在外面没人招呼。”

晨晨最近想再去,却被朋友圈里“前面还有100桌”的照片镇住了,“我们其实策划了高铁专列、公交专列、火车站拍照等新火起来的项目‘一站式打卡’,但想了想排队的队伍,还是等等再去。”

因店家接待不过来、等位过久而引发的吐槽,开始在社交媒体蔓延。采访中,多位烧烤店主都表示,除非扩宽场地、增加外摆,否则对于自家烧烤店,这个问题目前无解。他们只能规范排队秩序尽量减少排队时间,也提醒消费者如果排队时间过长,可以去别家看看。

网友记录下淄博烧烤店的火热场景。

刚上任一周的淄博市烧烤协会会长刘静向潮新闻记者表示,“抱团发展”或许是破题之法。以现在较为突出的“等位难”为例,协会正在与会员商家“头脑风暴”,如何实现对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分流。这样,不仅能为最早一批红起来的商铺分担接待压力,也能“先红带后红”,让营销较弱的商家承接客流。

刘静还透露,协会正在策划整合资源,对上游企业和所用的食材、物资进行集中采购,以便更好地把控保证烧烤的质量。

而从流量出发,如何获得长久可持续的“留量”,是摆在当地面前的另一道考题。

只靠烧烤就够了吗?近期在山东调研的孙小荣和潮新闻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观点:真正要留住游客,绝不是靠昙花一现的“网红现象”,而是一座城市的“在地文化”构成的一种独有的生活方式。

平心而论,想要走得更远,淄博烧烤还面临不少挑战。

流量本就来去无踪。前年大家都在关注“剧本杀”,去年又兴起“露营热”“围炉煮茶”,今年“淄博烧烤”突然火爆出圈,可以看出,消费的风向变化很快,可以说是一年一主题,一年一热点。

只有烧烤还真不够。“网红现象”的生命周期很短,如果只是玩“淄博烧烤”这个单项题,这阵风很快就会过去。近处的菏泽曹县、远处的漠河舞厅,就是先例。况且,包“烤”万物的徐州烧烤、更野性猎奇的云南烧烤等纷纷不服,申请“出战”。

淄博烧烤,也引发人们对于这座城市更精细的打量:它是山东的文化重镇、齐国故都,拥有北方最大的陶瓷集散地和展交中心,是鲁菜的发源地,但缺少大景区或者优质项目的引领,文旅消费市场对于淄博的城市品牌的认知力和辨识度较为模糊,不像山东的济南、青岛、烟台等其他城市存在感强。

烧烤的出圈,让淄博迎来一次难得的机会,成为打造城市品牌的认知力和辨识度的破题之法。孙小荣建议,除了进一步巩固“烧烤之城”的美誉度,淄博更可以借此机会让各行各业的“淄博好品”都跟着“淄博烧烤”一起炫,一起“出圈”。

“诚信城市的标签比网红城市的含金量要高出百倍,我觉得这是淄博绝对要发展的优势。”经常全国“巡游”的B太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,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来山东,那就要以热情与诚信,给更多的游客留下好印象。在他看来,淄博要发展成更知名的城市,可以向电商学习“售前+售后”的模式,而不是像“割韭菜”的网红城市一样,昙花一现后迅速过气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标签:

推荐阅读